着眼孔廟 探討儒教的宗教性

莊開仁

 

儒教是否稱得上是宗教?這一問題百年來爭論未休,難有定論。在11月8日香港城市大學(城大)舉辦的傑出講座上,著名歷史學家黃進興教授指出:歷史上的孔廟制度及相關的官方與民間行為,可以為解開這個謎團提供一把鑰匙。
 
演講開始前,中國文化中心主任鄭培凱教授為聽眾介紹了演講嘉賓。黃教授是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,其研究涵蓋現代思想史、宗教文化史、史學理論等領域。城大校長郭位教授致辭時說,黃教授出席城大傑出講座,為大家講述多年研究的心得,「城大的師生有福了」。
 
黃教授以「研究儒教的反思」為題,回顧了自己探討「儒教是否宗教」獲得的一些結果。他採用的研究途徑迥異於前人。
 
黃教授說,從清末開始,尤其是五四以來,知識界認為「儒教非宗教」,原因大致有三個:其一是從宗教的定義出發,且以當時傳入中國的基督教作為一切宗教的「基型」來衡量儒學,覺得儒學並非旨在個人的靈魂救贖,因此認為它不是宗教。其二,清末民初主張及否認「儒教是宗教」者陷於「教義」的爭辯,在《論語》等經典中各取所需以證己說,結果是各有道理,卻不能服眾。其三是「宗教」在當時的中國已淪為貶義詞,知識界希望儒學不是宗教,或試圖將它改造成非宗教的學說。
 
黃教授說,自己從奧地利哲學家維根斯坦晚期的哲學理論獲得啟發,且因機緣巧合曾經追溯歷代孔廟祭祀制度,由此開闢另一研究途徑:不糾纏於定義,也不拘泥於經典,而是着眼於孔廟,以考察儒教的宗教性質。
 
黃教授指出,歷代殘存的孔廟碑文、地方志中的相關記載,以及大量私人文集中的「學記」、「廟學記」、「祭孔文」,地方官循例發佈的「告先聖文」、「謁先聖文」、「辭先聖文」等史料,明白顯示孔廟實際上是一個「聖域」(holy ground),祭孔的禮儀是宗教儀式,而祭祀者或信仰者心中的儒教具有宗教性質。只不過這是官方的公共宗教(public religion),也即一般通稱的「國家宗教」(state religion),而非今人較為熟悉的「私人宗教」(private religion)。
 
黃教授列舉歷代史實,指出從漢初開始,歷朝帝王都將祭孔列為定規,而帝王祭孔旨在祈求孔子「護國脈,安民生」、保佑「文教昌明,舉國蒙慶」,這正是公共宗教的特色。孔廟平時不開放,祭祀則由官方主持,儒士階層獲准參與,但農、工、商庶民受排斥。一般百姓因此對孔子「尊而不親」,民間考生另往「文昌廟」燒香祈求中舉。
 
儒士視拜謁孔廟(尤其是曲阜孔廟)為榮耀,身後與孔子同享祭祀更是儒者的最高願望。這反映了實際上的教主、信眾、聖徒之間的關係。「從祀」的人選由朝廷裁定,孟子死後一千二百年才進入孔廟,兩千年來孔廟從祀者不足二百人,而兩千年來梵蒂岡承認的天主教聖徒有兩千名,可見儒教信眾極難當上聖徒。
 
最後黃教授說,民初以來孔廟受到極大破壞,致使原有的宗教意涵不明;但他認為對孔廟聖域的探討也許可以最終解開儒教的宗教性之謎。
 
 

你可能感兴趣

联络资料

传讯及数据研究处

Back to top